四川大学博物馆:一张不起眼的纸,也千万不要错过

发布日期:2024-05-20 15:17 作者:乔雪阳 程启凌 来源:图|文 红星新闻

  出现在今年5月新一批国家一级博物馆评估结果公示名单之中的四川大学博物馆,是中国西南地区建立最早的博物馆,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1914年,华西协合大学古物博物馆(今四川大学博物馆前身)开始筹建。到20世纪40年代,华大博物馆就已经发展为一座规模较大,海内知名的博物馆,享有“西南最完善之博物馆”的美誉。

  2023年7月,位于锦江边的四川大学博物馆新馆开馆。与望江公园为邻、总建筑面积达15000平方米的川大博物馆新馆,整体轮廓舒展雄伟,与四川大学百年老校的建筑风格融为一体,成为古城成都的又一座标志性建筑。

  古代纸张,亦为至宝

  三星堆出土的大石璧、国内罕见的唐代单体菩萨立像、元四大家黄公望与王蒙合作的唯一传世之作《山水图》……这些著名的藏品,在去年川大博物馆新馆开馆时,媒体已经报道过不少。

  “但我特别珍视的一份藏品,或许在展柜中并不那么引人注目。”四川大学博物馆副馆长周静说,“这就是杨啸谷先生的一批旧藏古纸。”

12.1.jpg

  唐代敦煌写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六 第二分善现品第六(杨啸谷藏纸)

  杨啸谷(1885~1969)是四川大邑人,知名古物鉴定专家和资深收藏家,曾任华西协合大学教授。他留给四川大学博物馆的这批古代纸张(含典籍),约有三百件,自汉代以后,历代皆有,从西晋时期的桑皮纸,到唐代黄麻纸、敦煌藏经洞的写经纸,以及著名的宋代金粟山藏经纸等一应俱全,堪称一个小型的中国古代纸张标本库。

12.2.jpg

  代敦煌古藏文写经《十万颂大圣般若波罗密多经》第1函第48卷(杨啸谷藏纸)

  “纸张是中国的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也是古代典籍的重要载体,上下几千年,全国各地各种工艺的纸品非常丰富,但大众对此了解还不多,因为它们毕竟不像书画作品或造型艺术品那么抢眼。”周静说。

12.3.jpg

  暗花笺(杨啸谷藏纸)

  周静还特别提到川大博物馆书画展厅的一个独特之处:“除了古代书画作品之外,还用三个很大的展柜展出了文物级别的笔、墨、纸、砚,是非常精华的文房四宝。”以纸为例,馆内会用特调的灯光,映衬出精美的清代暗花笺——这种纸在迎着光看的时候,能显出帘纹以外的发光线纹或图案,和现在钞票上防伪的水印暗花有着同样的作用,十分精妙。

  “这些古纸,都是非常宝贵的文化财富,尤其川大博物馆的这套古纸,系统性和完整性在全世界范围都是极为罕有的,可以为许多古代纸本典籍的研究与修复提供参考和对比。”周静说。“目前馆内展出的有大约20件杨啸谷旧藏古纸,希望大家下次去川大博物馆参观的时候,可以多留意一下这些朴素的珍宝。”

  藏品丰富,展陈新颖

  百余年来,四川大学博物馆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藏品。现有文物八万五千余件,包含石刻、书画、陶瓷、青铜器、古钱币、古印、刺绣、漆器、拓片等32个门类,其中尤以书画、陶瓷、美术雕刻以及民族文物、民俗文物等方面的收藏最有特色,称誉国内文博界。

12.4.jpg

  清代银累丝点翠镶珠玉凤冠。此件凤冠以银累丝塑形、翠羽铺花,凤鸟口衔珠滴,翡翠、碧玉嵌填其间。

  新馆展厅分4层,常设有考古学陈列馆、石刻艺术陈列馆、民俗学陈列馆、民族学陈列馆、古代瓷器厅、古代服饰艺术厅、书画艺术厅等基本展馆,展区面积7000平方米,共展出文物2000余件,新馆陈列设计手法新颖,特色鲜明,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采用声、光、电等多种手段辅助展出,营造气氛。

  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今天的四川大学博物馆作为全国高等院校中最重要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在文物收藏保护、陈列展览、学术研究、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成为如今成都一处重要的文化空间。

 编辑:苏晶 校对:安然

此文章为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网站、自媒体,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版权归属原网站和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网撤销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纸视界”,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商务服务供稿服务法律申明招聘信息

中纸科技文化发展(江苏)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苏ICP备2021004631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3078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