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国内浆价市场受国际震荡影响,白卡纸市场即将迎来新的周期。
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白卡纸行业市场规模在2021年达到顶峰,随后开始下滑。虽然下滑趋势早就出现,但个中缘由却也端倪初现。
白卡纸作为高端包装材料,在药品、快递、食品饮料、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持续扩大。
作为占据白卡纸最多市场份额的药品,近几年因主产区种植结构失调及自然灾害,黄芩、连翘等战略药材产量连续多年大幅下降;而次产区补种失败也加剧了供应危机,使得药材产量进一步减少。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2月国内中成药月度产量27.2万吨,同比减少13.65%,因此药包白卡纸用量也有所下降。
食品饮料方面,白酒、乳制品产量减少,利空白卡纸消费。
比如,五粮液、茅台等头部企业通过“减量直配”“停货保价”策略调节市场供需,2024年行业存货周转天数达868天,创五年新高,倒逼企业缩减产量。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2月国内白酒产量66.3万千升,同比减少19.64%。
国内乳制品因新西兰、澳大利亚低价奶源持续冲击市场和国内新出生人口比率的下降,削弱了本土乳企扩产动力甚至还考虑减少牧场的面积。因此,近几年乳制品产量逐年递减,进一步缩减液包原纸的消费。
另一方面,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物流包装发展也水涨船高,而3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务院关于修改〈快递暂行条例〉的决定(草案)》,旨在推动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且消费者对包装美观性、安全性能的要求提高,可见,包括食品级、可回收型在内的高端白卡纸市场急待发展。比如太阳纸业首创可回收“无塑涂布食品包装用纸”,实现了精密仪器、医疗包装、电商物流、冷冻食品等高档包装材料新的突破;研发的液体食品包装纸也填补了亚洲空白,满足了市场细分需求。
总结来看,白卡纸消费呈现出需求趋稳、行业结构性调整加快的态势。一方面,“以纸代塑”正在全方位渗透;另一方面,未来高端包装市场对环保认证、可回收设计的需求提升,传统包装必将迎来优化升级。存量优化,这是时代需求留给白卡纸市场新的课题。
编辑:安然 校对:苏晶
此文章为“纸视界”原创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纸视界”。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需获得本网原创文章的授权申请,请下载“授权申请书”,后打印盖公章,发送至邮箱dx@paperinsigh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