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已成为世界性的话题。近期,“碳中和”一词高频出现,什么是“碳中和”?为什么要进行碳中和?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2017 年,国家发改委将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八大行业的 7000-8000 家企业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造纸行业作为列入到碳交易的八大行业之一,在碳减排上面临较大的挑战。
那么,造纸行业想要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应该如何做?
6 月 11 日,中国造纸协会理事长赵伟在“2021 碳中和与中国纸业可持续发展论坛”的报告中给出了答案,赵伟认为,从行业协会的角度看,造纸行业未来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可采取的措施包括结构调整、节能和提升能效、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寻求理念和技术突破等方面。如果以上措施得以实施,造纸及纸制品业碳排放可在 2030 年达到峰值,同时单位产品工艺能耗能在“十四五”下降 7% 的基础上,再降低 2%至 3%。
作为造纸业的排头兵企业 APP(中国),一直以来引领着行业发展,国家提出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时,身先士卒地为备战碳中和而努力, 碳中和的理念已融入到 APP(中国)的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
固碳——科学营林
在实现碳中和的众多方式中,植树造林举足轻重。一方面,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另一方面,森林固碳利用自然过程,不需要很高成本,同时又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生态效益,性价比极高。
未雨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早在 2019 年,APP(中国)已将海南林业基地作为碳管理的重要示范基地。目前,累计固碳已达 4240 万吨,2020 年碳汇净增量逾 462 万吨。
减碳——制定“2030 可持续发展愿景路线图”
2013 年,APP(中国)发布了“2020 可持续发展愿景路线图”, 截止 2020 年底,目标基本已达成。日前,已发布了“2030 可持续发展愿景路线图”,总体目标是 2030 年前减少碳排放量 30%
APP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路线图
为了顺利实现这一目标,APP(中国)已开始多方行动:回收能源,把工厂的废气和蒸汽再重复利用;充分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节约水资源,提升水的重复利用率;科学营林,提升出材率并加强推广森林认证。
积极探讨助力碳中和之路
在实现碳中和的进程中,金融业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支持节能环保项目融资的绿色金融快速发展,各大银行、券商正积极推进绿色信贷、绿色金融服务。
据了解,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有三个功能: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市场定价。金融机构对于企业实现碳中和的助力巨大,绿色证券和绿色信贷有利于企业获得资金进行设备技术创新,实现减排,形成良性循环。鉴于此,APP(中国)与金融机构正积极探讨助力碳中和之路需采取的绿色金融措施。
推进数字化进程 加速节能减排
近年来,APP(中国)积极推动数字化进程,包括产品链、价值链、供应链、人才链和信息链。与之前相比,APP(中国)旗下各工厂的数据整理和分析更快捷,提高了经营决策效率,也带来了商业模式重构、产品重构、业务流程重构和客户体验重构。
APP(中国)数字化管理已从 1.0 向 2.0 时代迈进。正在建设中的APP(中国)旗下江苏南通如东的工厂,是全面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制造的一个范例。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实现碳中和的基础
在全新的发展形势下,APP(中国)为实现碳中和做出了自己的思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了其实现碳中和的决心。
金光集团APP(中国)副总裁翟京丽
谈及企业在实现碳中和之路上遇到问题的对策时,APP(中国) 副总裁翟京丽表示:“可持续发展一直是 APP(中国)所倡导的理念。坚持资源可持续,在现有林业资源的基础上掌握更多资源;坚持市场可持续,建立上下游生命共同体,关注农村市场,借助成熟的线上品牌平台嫁接自己的产品;坚持人才梯队的可持续,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升客户体验度。”
未来可期,造纸业要实现碳中和,依靠国家政策同时,更需所有造纸企业共同行动,通过可持续的社会行为影响消费者,进而影响市场。
编辑:江海 校对:晴雪
此文章为“纸视界”原创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纸视界”。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需获得本网原创文章的授权申请,请下载“授权申请书”,后打印盖公章,发送至邮箱dx@paperinsight.net。